女性不同于男性,情緒反映和行為舉止比男性更豐富化。很多女性跟異性相處會不自覺撒嬌,心情不好會大哭一場,情緒低落會吃零食,生活繁瑣會經常發怒等等。男生可能不太理解女性的這些行為,覺得女生無理取鬧不可理喻,殊不知,這些行為是有益于女性健康的。適當的行為舉止是女性延年益壽的制勝法寶。
一米心理專家解讀有益女性心理健康行為:
行為一:撒嬌
正常女性體內調節神經、血管功能的激素有兩類:使神經興奮、血管收縮的腎上腺素、腎激素等;使神經抑制、血管舒張的乙酰膽鹼、血清素等。愛撒嬌的女子血液中血清素、乙酰膽鹼的含量遠遠高于不愛撒嬌的女子,她們性格溫柔、待人和氣,不易發脾氣,也較少發生身心疾病。
行為二:哭泣
在現實生活中,女性比較容易讓自己的不良情緒發泄出來,有悲傷即哭泣,讓緊張情緒及時得到釋放,從而減少疾病。美國學者研究后發現,人們在情緒壓抑時,會產生某些對人體有害的生物活性成分。哭泣后,情緒強度一般可減低40%,而那些不愛哭泣,沒有利用眼淚消除情緒壓力的結果是,影響身體健康,促使某些疾病惡化,比如結腸炎、胃潰瘍等疾病就與情緒壓抑有關。
行為三:吃零食
生理解剖表明:女性的胃內食物容納要比男性少三分之一,所以每餐進食量少,往往不到進餐時間就產生強烈的饑餓感。因此,吃零食成了女性及時補充能量的一個方法。很多零食有益于身體健康,例如葵花子可以養顏;大棗預防壞血病;葡萄干有益氣、補血、悅顏之益;柑橘、橙子、蘋果富含維生素C,能減慢或阻斷黑色素的合成,增白皮膚等等。人體產生的“毒素”是可以通過正常的人體新陳代謝排出,適當多吃膳食纖維,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零食能幫助排毒。因此,適當地有選擇性地吃零食,并保持這個良好的習慣,對身心健康發展大有好處。
行為四:適當發怒
適當發怒其實是一種“身心滋補品”。研究表明,女人發怒時可做出更好的決定。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研究人員發現,憤怒可促使大腦釋放更少的皮質醇。皮質醇與肥胖癥、骨質疏松和心臟病關聯密切。正確理解女性行為,并保持有益行為,對你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幫助。
一米心理教育,與您齊分享。